肺虚而益脾胃,乃虚则补其母也。是方也,麻黄、杏仁、甘草,辛甘发散之物也,可以疏表而定哮;白果、款花、桑皮,清金保肺之物也,可以安里而定喘;苏子能降气,半夏能散逆,黄芩能去热。
又方∶龙骨牡蛎糯米,等分。仲景恐少阴烦躁而误服此则逆,故加无少阴证一句。
曰体肥,曰痰盛,曰不渴,则宜燥也可知矣,故以南星主之。经曰∶无阳则阴无以生,以甘益胃而生血,旨哉!今人但知参为气药,故特表而出之。
经曰∶行水渍之,和其中外,可使毕已。《经心录》此足太阴、太阳药也。
风涌其痰,干于面部,则口眼僻;塞于胸中,则痰涎壅盛。 虚者,肾精不足也;寒者,命门火衰也。
不渴、无神,非邪火也。此则气短少神,必是下焦之阳不足,不能统摄血液。